最新訊息 - 全台第一間 "年輕失智者服務據" 點開幕
2017-04-10
全台第一間 "年輕失智者服務據" 點開幕

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台灣65歲以下的失智症患者有1萬2千名,但專為患者與家屬提供課程與服務的「瑞智學堂」,參與的患者平均年齡卻高達80歲,喜愛唱校園民歌的世代無法與大自己30歲的長輩一同聽日本歌懷舊,陪伴壯年人的家屬也難以與照顧老人的家屬交流經驗,為此,台灣失智症協會設置全台第一間年輕版的瑞智學堂「Young記憶會館」。

 

 

「Young記憶會館」座落在台北市大安區一靜巷,推開門可見明亮的燈光,素面木質地板,牆上貼有防碰撞的軟材質壁貼,空間色彩相對簡約,與一般「瑞智學堂」燈光溫暖、有不少懷舊擺設、裝飾多彩豐富有所不同。50至60歲左右的年輕失智者的特性與需求與老年失智者不同,因此從課程到空間設計皆有重新設計。

 

 

台灣失智症協會副秘書長李會珍指出,年輕的失智者活動力旺盛,因此會館有較多的體能活動,包括舞蹈、瑜珈、韻律活動等,增益健康且助眠,家屬照顧也不那麼辛苦;失智者對聲音敏感,聽力相對較好的年輕人又更甚,太多人同時講話就會感到不安,因此課程以小班為主,軟材質的壁貼不僅防止體力好的他們碰撞,也有吸音的效果;花俏的圖紋容易使失智者產生視幻覺或造成焦慮,這種情況在視力對較好的年輕人身上更常見,就曾碰過年輕個案不斷對著地面磁磚上的花卉喃喃自語、無法專心上課,因此會館地板便改裝潢成素面。

 

 

李會珍說,過去「瑞智學堂」平均年齡高達80以上,聽的是日本歌、鳳飛飛,參與的活動性質偏向靜態如手工藝或聊聊人生經歷,因視力與聽力不佳而對環境中花紋、噪音的敏感度相對較低,話題、喜好、活力與行為舉止都與年輕一輩有異,年輕人見狀經常無法久待;年輕失智者家屬參與支持團體也容易感到格格不入,因為照顧老人有時像照顧小孩,但照顧剛失智的壯年伴侶,卻需要在維持其尊嚴的前提下給予諸多引導,老年與壯年能申請的社會福利差異也大,因此過去的服務不太適用於年輕病人與家屬,讓其被迫掉落在社會安全網之外。

 

 

全台仍有上萬名年輕型患者,為推廣相應的服務,台灣失智症協會將與全台69個睿智學堂合作,各地專業工作者可到此實習;病友與家屬若須洽詢資源或照顧問題,可撥打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

 

 

年輕的失智者活動力旺盛,因此會館有較多的體能活動,包括舞蹈、瑜珈、韻律活動等,增...

年輕的失智者活動力旺盛,因此會館有較多的體能活動,包括舞蹈、瑜珈、韻律活動等,增益健康且助眠,家屬照顧也不那麼辛苦。

 

 

 

刺激本體覺的活動課程。記者羅真/攝影

刺激本體覺的活動課程。

 

 

 

年輕的失智者活動力旺盛,因此會館有較多的體能活動,包括舞蹈、瑜珈、韻律活動等,增...

年輕的失智者活動力旺盛,因此會館有較多的體能活動,包括舞蹈、瑜珈、韻律活動等,增益健康且助眠,家屬照顧也不那麼辛苦。

 

 

 

 

 

資料來源 :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