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 失智症照護 明年擬首辦認證考試
2015-07-13
失智症照護 明年擬首辦認證考試

根據衛福部規畫,台灣在二○一八年將實施長照保險,但照顧服務員尚缺近四萬名,因現行失智症照護訓練,是由個別醫院、協會與機構舉行,水準參差不齊;台灣整合照護學會希望借鏡日本,將現有失智症照護教材與題庫中文化,並推行認證制度,與國際標準接軌,提升照護品質。

 

台灣整合照護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出,輕度失智症患者可採居家或社區協助,但中重度患者需專責照護機構,保守估計有一萬床需求,但台灣登記有案的僅一千餘床,其中超過半數是榮民之家,一般民眾只能送到安養機構,但是因失智照護的專業度不足,患者反而退化更快。

陳亮恭說,日本推行長照保險十年來,專職的全日照護機構都是以失智症優先,未來台灣也將推行長照保險,透過中文化、標準化的失智症照護訓練與認證,讓醫師、護理師與照服員預先準備,未來甚至能到國外執業,可吸引年輕人投入長照市場。

日本過去十一年來,已有三萬餘人通過失智照護認證,補足照護需求缺口。日本失智症照護協會理事長、國際失智症照護聯盟首屆會長Akira Homma指出,亞洲各國多是居家照顧,與歐美情況不同,希望透過建立教育課程與認證機制,發展出亞洲國家的失智照護模式。

 

陳亮恭表示,台灣整合照護學會將與台中市衛生局合作,擬明年七月舉辦首屆失智症照護認證考試,並擬定鼓勵醫事人員與照護人員通過失智症照護專業人員考試的辦法。

 

 

 

 

 

 

 

2分鐘記憶 失智不是找麻煩

 

「明明是熟悉的家人,為何現在都不像家人了?」有十二年失智照顧經驗的伊佳奇,在事業巔峰時辭職照顧失智父親,但父親一看到他,卻直嚷兒子要謀財害命,讓警察上門緝兇;到戶外更是一屁股坐下呼喊救命,引起路人側目報警,讓他一度心灰意冷。

 

伊佳奇回憶,照顧失智的父親起初很挫折,但後來理解父親那些怪異的舉動都是病徵,為照顧父親,他開始鑽研老人醫學、照服員訓練、營養學等跨領域知識,發展出懷舊、認知等非藥物療法,試著喚起長者的過往記憶,如端午節愛吃的粽子、兒時點滴,盼能減緩退化。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邱銘章指出,失智症長者記性只有兩分鐘,常會反覆問問題、迷路、買東西忘了付錢、煮飯忘了關火,甚至出現妄想、幻覺等行為症狀,也會罵人,如果不了解,常會認為長者是「麻煩製造者」。

 

邱銘章說,台灣失智症照護機構少且集中在台北都會區,多數患者都是居家照護,其中七成以上都是單一照護者,壓力極大,可能出現慢性疾病或憂鬱症,建議比照日本建立專職照護系統,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邱銘章認為,針對居家照顧的失智症患者,應該提供友善社區環境,如串聯商店、警局等,看見老人有奇怪行為可主動關懷。針對中重度患者,則請專業照服員協助,才能事半功倍。

 

 

 

 

 

 

 

資料來源 : 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