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知 - 懷疑、確診到照護失智共照能幫你
2017-07-13
懷疑、確診到照護失智共照能幫你

懷疑、確診到照護失智共照能幫你

 

懷疑、確診到照護失智共照能幫你

 

 

狀況1 輕度失智 確診花了好大功夫

 

案例故事:瑪莉(化名)照顧失智症先生已7年。時間倒轉回先生58歲那年,她依稀記得,本來性格活潑開朗的先生突然變得安靜,高爾夫球曾經是他熱愛的運動,但打球次數卻慢慢減少,他更開始健忘,一天到晚在找眼鏡。

 

病人不就醫 醫師難確診

「該不會是更年期?」由於瑪莉在擔任醫院志工,曾接觸過失智症講座,也由於父母年邁而對長者易罹患的疾病徵兆較敏感,她從誤以為先生的症狀肇因於更年期,逐漸懷疑他罹患失智症。

 

瑪莉屢勸先生就醫評估,但先生怎麼都不肯,最終瑪莉自己蒐集資料,尋找失智領域的專業醫師,隨後獨自拿著先生健保卡去掛號。此舉讓醫師不太高興,「病人沒來我要怎麼看?」返家後,她告訴先生自己在醫院當志工、有些檢查不需付費,連哄帶騙終於讓先生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確診為輕度失智。

 

資格不符合 課程難參與

確診後面臨另一個艱鉅挑戰,沒有資源。瑪莉認為,輕度失智症應該從家裡面走出來,積極參與活動才能延緩退化。她曾找到專門為輕度失智病友與家屬設計的「瑞智學堂」,但對方告訴她,參加者必須年滿60歲,當時58歲的先生不符資格;此外,資源分布不均,居住在新北市的他們發現相關資源不足,硬著頭皮詢問才有機會到台北參與北投跟龍山地區的課程。

 

隨著先生病程演進,他有時會暴躁易怒,令瑪莉心力交瘁。瑪莉曾想申請喘息服務,但其他申請過的照顧者告訴她「不會過」,因為評估人員對失智症不夠瞭解,看到個案身體健壯、活動自如沒有失能,審核就很難通過。

 

 

【幫你找資源】

1兩個窗口,協助評估就醫:台灣極輕度與輕度失智症患者中,約八至九成並未得到任何服務。不過今年起,若發現身邊的人有十大失智警訊時,可找兩個聯繫窗口,其一是每個縣市政府的「照顧服務管理中心」,另一個為全台目前共二十處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 」。

 

不管是需要諮詢、希望有人幫忙為疑似個案評估、勸個案就醫、尋找失智領域專業醫師與可用資源,或想知道未來須做什麼樣的心理調適與準備等,只要個案有疑似症狀,不須任何證明文件,當事人或家屬就能主動聯繫,主責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 」個案管理師將提供為期一年的服務,完全免費。

 

2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今年下半年,全台將廣設212處針對極輕度與輕度失智者與家屬設計的「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每個縣市約有十處,周間每日至少都有四小時的開課時間,服務項目可能是認知促進、互助家庭、照顧技巧、家屬支持團體等,由各單位自行規畫至少五種服務項目,且不收費。

 

3喘息服務:照護司表示,長照2.0已納入50歲以上失智症者作為服務對象,符合條件即能申請,未來政府也將針對照顧管理專員進行失智症培訓,盼能讓服務更到位。

 

 

狀況2 辭職照顧弟弟 喘息服務緩不濟急

 

案例故事:54歲陳先生因數年前一場意外失能,也因此罹患血管性失智症,現在能依靠輔具、踏著不太穩定的步伐行走,卻隨時需要人在旁看顧,如廁與洗澡也需協助。

 

陳先生因單身無人照顧,姊姊因而辭職扛起責任。陳小姐一手打理弟弟的食衣住行、醫療復健,每周聯繫縣政府或伊甸基金會的復康巴士載弟弟至醫院復健。

 

陳小姐曾經申請居家服務,但她覺得,其實弟弟如廁與洗澡並不會花她太多時間,居服員可能每次來的人不同,常須花許多時間熟悉與交代事情,清掃或買東西好像也是自己來比較快。她也曾想利用喘息服務,但喘息服務須提前申請,遇上臨時有事的情況就緩不濟急。她認為外籍勞工的幫忙助益較大,但是支出費用太大,難以負擔。

 

 

【幫你找資源】

1找失智共照中心:「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可提供失智症各病程照護指導、法律資訊、轉介醫療與社會資源,該中心與「照顧服務管理中心」的資訊互通、會相互轉介。個案一旦失能,「照顧服務管理中心」的照顧管理專員將會評估與擬定服務規劃。費用方面,政府將依家庭經濟狀況而有不同程度的補助,一般戶補助七成,中低收入戶補助九成,低收入戶則全額補助。

 

2互助家庭、機構喘息:照顧者可多參與「互助家庭」等支持系統,臨時需要協助時,照顧者間可互相幫忙。「機構喘息」是另一選項,目前全台有三十家失智症日照中心、兩百多家混合型日照中心,可詢問各地的照顧服務管理中心。

 

 

失智症10大警訊:

 

1.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

2.計畫或解決問題有困難。

3.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4.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

5.理解影像與空間有困難。

6.言語或書寫有困難。

7.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

8.判斷力減弱。

9.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

10.情緒與個性驟變。

註:以上徵兆以阿茲海默症為例,不同類型的失智症出現的徵兆略有不同,建議與醫師討論。

 

 

 

 

 

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聯合報